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产业。
截至2024年末,机械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3.2万家,资产总计39.4万亿元。2024年,机械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1.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6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17万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8693.6亿美元。
一、 “十四五”机械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 规模持续壮大,“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凸显
据公开数据分析,2021-2024年,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增长态势,分别为10.0%、4.0%、8.7%、6.0%,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平均水平,充分体现出机械工业对工业增长的稳定支撑作用。2024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0%,高于全国工业0.2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9.2万家增至13.2万家,占全国工业比重从23.1%提升至25.8%;资产总计从26.5万亿元增至39.4万亿元,年均增长10.4%,较“十四五”初期增加了38.7%,占全国工业的22.1%。2024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1.5万亿元,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占全国工业的22.9%,比“十三五”末提高1.4个百分点。
2. 创新驱动深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以来,通过协同创新、联合攻关,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新突破。主要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及可靠性水平显著提高,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工程机械、机床、石化装备等细分行业新出厂设备联网率超过90%。多种创新型智能制造模式不断涌现。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部装机容量达56%。新能源汽车在新车总销量中的比重超过40%。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产品电动化替代趋势强劲。
3. 产业结构优化,迈向“智能化”与“绿色化”
智能制造成为主攻方向: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在全行业广泛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装备、柔性生产线得到大规模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普及率大幅提升。
绿色制造体系加速构建: 大力发展节能高效电机、余热回收装置等节能技术装备。同时,为下游用户(如汽车、能源)提供低碳转型装备,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 企业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远程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融资租赁等新模式新业态日益成熟。
4. 基础能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加速
“工业四基”得到重视: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及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领域的投入和攻关力度空前。
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产品可靠性、一致性和使用寿命稳步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机械品牌。
5. 发展环境复杂,挑战与机遇并存
(1)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行业企业内卷加剧

(2)少数行业呈现外贸逆差,出口市场隐含危机
逆差行业主要集中在高端仪器仪表、基础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行业等。

(3)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账款回收难
二、 “十五五”机械工业发展浅析与展望
“十五五”时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是完成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演进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或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方向纵深推进:
1. 2025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
2025年1至7月份,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汽车制造业增长10.9%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7.1%。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均实现平稳增长。代表产品中,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48万台,同比增长13.9%;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44.7万套,同比增长32.9%。
2. 核心主题: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攻坚战将持续: “十五五”期间,解决高端芯片、高端工业软件、精密传感器、特种材料等“卡脖子”环节将成为重中之重。国家及行业层面的联合攻关和“揭榜挂帅”机制将更加成熟。如源电力装备从“源网荷储”到四代核电,全产业链实现了自主可控;18家中国机床企业联合研制出配载“华中10型”的世界首批智能数控机床,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跨越。
3. 核心路径:深度融合的数字化转型
“两新”政策与《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形成叠加效应,推动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装备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产量再创新高,智能工厂建设加速,推动行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4. 核心牵引:全面的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产品成为标配: 为应对全球碳关税等贸易规则,产品的碳足迹追踪和低碳设计将成为强制性要求。高效、节能、可回收将成为机械产品的基本属性。
零碳/低碳工厂普及: 头部企业将率先实现工厂的“净零排放”,通过使用绿电、工艺革新、碳捕捉等技术,打造绿色供应链。
5. 核心市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一方面,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与东西方政治经济关系之大变局,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与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大变局,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新昌简介

新昌位于浙江省东部,面积1213平方公里,人口42万,是全国医药强县、中国轴承之乡、纺机基地、冷配大县、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位列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第54位、中国工业百强县第67位、中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第61位、营商环境百强县第37位。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606.67亿元,比上年增长8%,目前有销售超百亿企业4家、上市企业16家。
作者:新昌(北京)联合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