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艺术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各类艺术瑰宝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多元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非凡价值。《福布斯·世界文化盛典金奖人物》为进一步彰显世界艺术的多元魅力与深远影响力,为全球艺术收藏者、从业者及爱好者提供权威、专业且具有广泛参考价值的艺术典籍。

《福布斯·世界文化盛典金奖》绝非简单的荣誉认证,而是全球艺术价值的风向标。它诞生于对人类艺术传承的敬畏、对跨文化艺术创新的推崇,以严苛标准筛选出每一位改写全球艺术行业格局、传递多元人文温度的佼佼者,让世界艺术的力量跨越国界、直抵人心。而《福布斯·世界文化盛典金奖人物》,正是这份全球艺术荣耀与价值的集中呈现,是“璀璨星河,致敬世界艺术脊梁”的具体实践,而您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桑杰加,男,土族,1986年3月生,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隆务镇吾屯上庄人,全国大国非遗工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工艺美术品设计师》一级(高级技师),青海省省一级民间工艺师,黄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代表性传承人,全州劳动模范,现任同仁市热贡桑杰唐卡文化艺术传播中心负责人。桑杰加同志先后获得过多项荣誉。2014年被州文化体育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首届州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20年4月被中国新媒体组委会、中国文化报道评为“中国当代书画名家”荣誉称号;5月被中国新媒体组委会、中国文化报道评为“聚集两会特殊贡献人物”荣誉称号;8月被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十大风云人物”荣誉称号;11月被中共同仁市委、同仁市人民政府授予“脱贫攻坚脱贫致富优秀带头人”称号;12月被黄南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十佳优秀人才”称号;2022年1月被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领军人才”荣誉称号;4月被共青团黄南州委评为2021年度全州“农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2023黄南州委,黄南州人民政府,黄南州总工会被评为“全州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4年青海省省委,青海人民政府,青海省总工会名为“青海省劳动模范”。同年同仁市人民政府名为“民族团结进步个人”荣誉称号。

是继承,更是信仰

作为藏族独特的绘画形式,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唐卡对色彩颜料非常考究,大部分会选用珊瑚、朱砂、青金石、绿松石等珍贵的矿物颜料以及色彩稳定的植物颜料,以保证所绘制的唐卡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洗礼而不褪色,故而也被称之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桑杰加出生在“热贡艺术之乡”青海同仁——一个会说话就会绘画的小城。而吾屯上庄村素有热贡艺术“唐卡村”之称,村中传统手工艺人众多,年幼的桑杰加也因此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唐卡绘画,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6岁便拜师著名热贡艺人更登达吉系统学习唐卡绘画,16岁时便熟练掌握了传统唐卡绘画的各项技能。

学习和继承唐卡艺术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清苦,但从桑杰加的眼神中我们读懂了一位唐卡工艺师严谨细腻的风格和坚毅执着的追求。“每一幅画都是有生命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与故事里人物进行对话,只有完全找到契合点,才能画出心中的那幅好作品。”桑杰加是这么说的,当然也一直坚持这么做。绷布、打磨、瞄像、底稿,磨颜料磨金、上色、染色、勾线、描金、开眼,每一幅精美唐卡作品的完成都需要画师精心绘制,长时间酝酿,短则数月,长则几年,这个过程不断考验着画师的敬心与虔诚。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如此繁杂漫长的过程后,桑杰加对待唐卡的态度也由幼时的喜欢蜕变为今日的信仰。这更加坚定了他对唐卡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决心。

只有37岁的桑杰加已经从事唐卡绘画20多年了,一路走来,他逐渐认识到,作为一名民间唐卡绘画传承人,肩负着将这一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重任。2013年至2016年间,他先后到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地进行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并在唐卡绘画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继承和发扬了唐卡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吸取了各地唐卡绘画的艺术精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唐卡作品构图饱满、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形态逼真,获得许多名家的认可。其创作的《释迦牟尼故事》《二十一度母宝石唐卡》《六臂玛哈嘎拉》《胜乐金刚》《文殊菩萨》等唐卡作品,多次获省内外大奖。

把“传统”当“前沿”,从“跟跑”到“领跑”,桑杰加用青春和汗水为继承和发扬唐卡艺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传承、创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路上始终坚定前行。

是传承,更是守护即使漂泊在外,最难割舍的还是故乡情。在北京拼搏多年的桑杰加于2017年回到了家乡,用积攒下来的1200万元资金创办了唐卡文化扶贫产业园基地,此举既帮助了藏区青年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又助力传承和发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唐卡基地成立后,许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前来拜师学艺,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上过学。但桑杰加始终一视同仁,从来不看学生的家庭背景,他只在乎学生是否热爱唐卡艺术,是否有恒心、有韧性、能够耐住寂寞坚持学习。他不仅免费招收学徒,还为他们免费提供食宿。他的学徒中,下有五六岁的孩童,上有成家立业者,许多人一学就是五六年。桑杰加不仅教授学生绘画,还给他们讲历史、讲文化、讲人生,引导他们成为一名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民间手工艺人,但我可以教会他们唐卡绘画,他们掌握了这门手艺,就能凭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和家人。”也正是桑杰加和唐卡绘画,改变了这些学生的命运。截至目前,桑杰加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手艺精湛的唐卡画师,他们不但通过努力改变了自身和家人的生活条件,也将藏族唐卡艺术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脱贫攻坚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桑杰加的唐卡基地被认定为同仁市省级文化扶贫产业园唐卡(综合)制作基地,他持续利用自身优势,围绕扶贫产业发展,积极搭建创业舞台,提供就业岗位,亲身指导培训。并相继开设了唐卡、刺绣、泥塑、堆绣、玻璃钢、木雕、手工艺文创等扶贫车间,车间面积由1300平方米扩建成3800平方米,由单一型艺术传承转向复合型人才培养发展。为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号召,桑杰加秉持“掌握一门技能,实现全家脱贫”的理念,积极吸纳附近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以培训带动生产力,不断进行创新,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以文化赋能铺就“指尖技艺”的增收致富路。截至目前,共接纳就业易地搬迁青年脱贫户20人,已累计培训人员200多人次,直接带动就业60多人。

受地域、经济、习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当地妇女们就业创业始终存在一些困难。为进一步提升妇女群体的就业本领、拓宽就业渠道,2021年8月,桑杰加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争取到国家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50万元,整合文化企业和培训资源,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妇女重点帮扶车间,顺利破解了产业发展难题,有效推进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产业振兴,真正实现妇女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的梦想。

桑杰加在追逐艺术传承梦的同时,也用自身实际行动绘制着共同富裕的致富梦。2020年至今,他先后与北京、广州、深圳、太原等地的文化企业签订了常年购销合同,扶持带动当地10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每户每年增收5至8万元不等,年生产唐卡1000余幅。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桑杰加不断做大做强唐卡产业,为同仁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离开家乡是为了个人发展,回到家乡是为了帮助大家共同发展。虽然发展扶贫产业的过程更加辛苦,但是每每想起大家越来越幸福的日子和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充满干劲儿。”桑杰加与群众共同携手,在乡村振兴这条大道上阔步前行。

“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爱,我相信紧握乡村振兴这把金钥匙,我们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今年,我们计划文化扶贫产业基地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研发和创作一些文创产品。”桑杰加计划拓宽文化产业扶贫路径,以帮助更多的人致富。他在多年的探索中逐渐意识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脱贫致富相结合,可以充分激发文化产业内在动力,不但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民族文化的根脉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更能帮助当地群众增加收入来源,助力地区精准脱贫。过去这个小城镇的脱贫致富工作缺少充足的动力,如今桑杰加的唐卡文化扶贫产业为脱贫致富插上了有力的翅膀。作为有情怀、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可以依托现代化的产业运作模式,利用现代管理和产销机制有效实现成果转化,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切实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脱贫致富注入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桑杰加始终相信,发展唐卡特色文化产业,特色就是潜在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通过唐卡绘画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多元发展格局,可以激发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切实让唐卡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续航。

以拳拳之心,回应时代脉搏。桑杰加带领着一群脱贫人一路前行,他用眷眷爱心,让自己的初心闪闪发光,成为了当地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

是帮助,更是感恩

一支画笔、一桌颜料、一个蒲团,桑杰加经常这样静坐在画布前,精心描绘出一个个故事人物。每一点笔触、每一条勾线,都倾注了他对故事人物纯洁而专注的向往,以及对这人世间所有美好事物的感激。

致富不忘桑梓情,倾情反哺家乡恩。多年来,桑杰加在发展基地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回报给予过他诸多帮助的社会。他热心公益事业,心系困难群众,关爱留守儿童,慰问空巢老人,帮助弱势群体。尤其是在担任市政协常务委员后,他处处以身作则,多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桑杰加非常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我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我深知,一个家庭一个民族要走得高、走得远,必须要靠教育提供充足的动力。”他每年都会主动到市域乡镇的各级各类学校为孩子们捐款捐物,鼓励他们要刻苦学习,努力成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他的这些善举不但助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在这些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学会感恩的种子。

他常常说:“画佛即是画心,创作的过程就是一种心灵的洗涤”。他的父亲自幼教导他要“心怀慈悲,方有大爱”。无论是油然而起的恭敬心还是出于家父的谆谆教诲,他对待公益事业执着的脚步一刻都未停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帮助。截至目前,他累计捐款捐物100多万余元。2023年1月,同仁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特授予桑杰加“爱心公益奖”。2024年同仁市授予“爱心企业”

二十多年来,桑杰加始终沉潜于唐卡文化传承的海洋中。他对家乡唐卡的热爱从未改变;他对弘扬唐卡的追求从未改变;他对乡村必振兴的初心从未改变;他对国家社会的感恩从未改变。“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桑杰加将坚定理想信念,继续提升自身唐卡技艺;继续做好家乡唐卡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工作;继续帮助脱贫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继续为同仁市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的动力。我们相信,未来桑杰加和他的唐卡艺术、唐卡产业一定能够持续焕发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