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以来,竹林关镇始终把防汛防滑工作作为当前重中之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底线思维,从责任落实、隐患排查、预警响应、应急准备等方面精准发力,全方位织密防汛防滑“安全网”,切实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压实责任链条,拧紧“安全阀”
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召开防汛防滑工作部署会,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应急预案,明确镇、村(社区)、组三级防汛责任体系。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包组”机制,将防汛防滑责任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确保“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盯、处处有人防”。同时,定期组织召开防汛工作推进会,通报隐患排查情况,调度应急准备工作,推动各项防汛措施落地见效。
全域排查隐患,消除“风险点”
针对辖区内地质灾害点、低洼地段、河道沟渠、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镇应急办联合自然资源所、水利站等部门,组建专项排查队伍,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逐一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对短期内无法彻底整改的隐患点,设置警示标识,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实时监测风险变化。
强化预警响应,筑牢“第一道防线”
该镇密切关注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建立“镇-村-组-户”四级预警信息传递机制,通过微信群、大喇叭、上门通知等方式,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精准传递到每一户群众。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实时监测雨情、水情、险情,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同时,提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充实铁锹、编织袋、手电筒、救生衣等防汛物资,组建镇、村两级应急抢险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抢险队伍实战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下一步,竹林关镇将持续紧绷防汛安全弦,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更硬作风,抓实抓细各项防汛防滑工作,用责任与担当守护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力保障辖区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