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惠州的生产基地内,一台搭载着 20 个传感器的九重矫平机正以 30 米 / 分钟的速度处理冷轧钢板,其屏幕上实时跳动的平面度数据稳定在 0.06mm/m—— 这一精度不单单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 3 倍,更标志着我国金属板材矫平技术已迈入 “智能精控时代”。作为广东九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中心产品,九重矫平机凭借非对称辊系设计、AI 自适应算法等创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设备等高级领域,成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关键装备。

技术突破:从 “机械矫平” 到 “智能精控” 的跨越

传统矫平机常面临内应力集中、参数调试繁琐等难题,而九重矫平机通过三大技术创新实现颠覆性突破。其一,非对称 S 型交错辊系设计让板材形成 “波浪式” 矫平路径,弯曲应力分布均匀度提升 60%,彻底解决厚板矫平后回弹问题。在对 1.5mm 冷轧钢板的处理中,设备可将平面度误差从 0.8mm/m 降至 0.08mm/m,相当于将一根 3 米长钢板的起伏控制在头发丝直径的 1/3 以内。

其二,智能控制系统构建起 “感知 - 分析 - 优化” 的闭环体系。设备搭载德国西门子 S7-1500 PLC,运算速度达 0.08ns / 指令,配合 15 种金属材料数据库,操作人员只需输入板材参数,系统即可自动生成较优方案。更值得关注的是其 AI 自学习模块:通过实时采集 20 组传感器数据,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动态调整辊系压力,使不同批次板材的自适应调整时间从 15 分钟缩短至 3 分钟,生产效率提升 55%。某汽车零部件厂商反馈,引入该设备后,冲压件废品率从 2.1% 骤降至 0.2%,单条生产线年节省成本超 300 万元。

其三,绿色节能设计响应 “双碳” 目标。设备采用伺服液压驱动系统,待机能耗单单为传统设备的 35%;智能润滑系统通过物联网监测实现按需供油,润滑油损耗减少 50%;72dB 的运行噪音与 98% 的油污回收率,更使其通过欧盟 CE 认证,成为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等对环境要求严苛领域的之选。

场景落地:从航空蒙皮到手术器械的全领域覆盖

在深圳某航空制造企业的车间里,九重矫平机正处理着用于飞机蒙皮的钛合金板材,其 ±0.05mm 的平整度误差确保了后续焊接的密封性,这一精度已满足波音、空客等国际巨头的采购标准。而在汽车制造领域,该设备针对高强度钢的矫平能力,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提供关键支撑 —— 某车企使用九重矫平机处理 8-12mm 厚的汽车大梁钢板后,部件尺寸误差控制在 ±0.1mm 内,模具损耗降低 40%,助力整车减重 15%。

医疗设备领域对精度与卫生性的双重要求,同样被九重矫平机攻克。在江苏某医疗器械厂,经过设备处理的 304 不锈钢手术托盘,表面光洁度达 Ra0.8μm,不单单便于高温灭菌,更使器械放置稳定性提升 40%,手术中器械滑落风险明显降低。此外,在光伏组件生产中,该设备处理的铝合金边框装配合格率达 99.5%,有效解决了组件封装过程中的应力隐患,延长光伏板使用寿命。

产业影响:技术出海与行业标准制定

依托 “德国技术 + 本土创新” 的研发路径,九重智能装备已构建起覆盖高精密矫平机、激光落料生产线等在内的完整产品体系,产品远销东南亚、南美、中东等 20 余个国家和地区。2025 年 7 月,公司凭借在矫平机领域的技术积累,参与制定《金属板材智能矫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推动行业从 “经验型生产” 向 “数据型生产” 转型。

“未来我们将聚焦超薄板材(0.1mm 以下)与超厚板材(20mm 以上)的矫平技术研发,同时深化数字孪生应用,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远程运维。” 九重智能装备研发总监表示。随着工业 4.0 的深入推进,九重矫平机正以 “精度 + 效率 + 节能” 的三重优势,成为中国制造向高级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