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媒体ETNews援引匿名行业知情人士消息,英伟达已决定取消第一代SOCAMM的发布计划,并将研发资源集中投向名为SOCAMM2的迭代版本。初代SOCAMM(SOCAMM1)因技术层面出现故障,相关推进工作已暂停;与此同时,英伟达正联合全球三大内存供应商,开展SOCAMM2的样品测试工作。
业界普遍认为,英伟达这一技术路线的转变,为三星、SK海力士等国际大厂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在SOCAMM1阶段,美光曾率先通过质量认证,占据一定先机;而当前SOCAMM2的推进,使三大内存厂商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国内存储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江波龙也在本月ODCC开放数据中心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其SOCAMM2产品,并已与客户成功实现点亮——这也是国内首款在公开活动中亮相的SOCAMM2实物,也意味着国内存储厂商在技术跟进与市场响应方面的扎实能力。

从技术层面看,SOCAMM2采用4-N-4 HDI高密度互连叠层,在14×90mm的紧凑尺寸内实现256GB容量。该产品被定位为面向AI服务器的新型高带宽、低功耗内存,其优势与HBM类似,但成本更低。通过将LPDDR5X与压缩连接内存模块(CAMM)搭配使用,该模块以革命性的全新外形尺寸提供卓越的性能和能效,相比传统的DDR5 RDIMM配置更节省空间,且功耗低1/3,可在AI推理等场景显著降低服务器整体能耗。由于该模块支持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扩展内存,预计其在高效能计算和边缘服务器中的采用率将逐步提升。

SOCAMM与另一核心内存方案HBM(高带宽内存)形成有效互补。HBM通过TSV硅通孔技术实现芯片堆叠,提供极致带宽(如HBM3E达1.2TB/s),但成本高昂且无法单独升级,主要用于GPU侧。而SOCAMM采用引线键合工艺和LPDDR5X架构,更侧重容量弹性与能效平衡,适用于CPU侧或需要频繁升级的AI服务器、边缘计算场景,有望吸引众多寻求高性能、低成本解决方案的云服务商和系统集成商关注。

此前,英伟达在GB300 NVL72规格表中已列出SOCAMM支持最高18TB LPDDR5X容量与14.3TB/s带宽,在数据中心运算中被视为HBM的重要替代方案。

尽管当前消息尚未得到英伟达官方证实,但SOCAMM的意义已不言而喻。在HBM产能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的情况下,SOCAMM作为高性能替代方案,其技术演进将直接影响AI产业的发展节奏。英伟达若能顺利完成从SOCAMM1到SOCAMM2的过渡,不仅能巩固其在AI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更能推动整个内存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对于江波龙等存储厂商而言,能否抓住SOCAMM2的早期机遇,将成为其在AI内存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同时也为国内AI产业供应链的完善与提升,提供了新的高端内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