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频传,全球高端电动车领导品牌小牛电动在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中一路狂飙,其股价涨幅显著,业绩更是节节攀升。当众多同行还在市场中艰难突围时,小牛电动却异军突起,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增长密码?

产品创新:多维度布局,打破价格与技术壁垒

小牛电动向来以高端定位著称,但其在2025年的产品策略却更显多元。一方面,坚持高端路线,推出双绝大师旗舰车型,凭借“真续航电池技术”“电摩级性能架构”“百万级安全标准”等技术突破,满足追求极致性能与品质的消费者,产品首发5小时内,全渠道销售额突破2.28亿元,新品销量超2.06万台,展现出高端市场的强大号召力。另一方面,小牛电动积极推进“技术无差别普惠”理念,打破行业“高配溢价”规则,实现全价格段的覆盖,进一步拓宽了消费群体。

市场策略:国内外协同,渠道与品牌双轮驱动

在国内市场,小牛电动持续深化渠道建设。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门店数量已达4304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8%。密集的门店网络不仅方便消费者体验与购买产品,还能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在“618”等电商大促期间,小牛电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其高端产品系列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的电动车品类中,包揽销量和销售额双料冠军。同时,小牛电动积极响应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借助政策东风,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推动国内整车销量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整车销量总计50.1784万台,同比增长58%。

海外市场方面,小牛电动坚持本地化运营策略,已成功覆盖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小牛电动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溢价能力。第二季度海外整车销量为31,371辆,单车收入同比增长22.6%。在欧洲和东南亚等重点市场,新推出的高性能电动摩托车系列收获良好市场反响,与当地经销商深度合作,构建起完善的海外服务体系,逐步打开海外市场局面,实现海外业务稳步增长。

 

技术研发:硬核投入破局,定义智能骑行新标准

作为两轮出行领域的技术先行者,小牛电动研发创新从“技术积累”推向“场景落地”,第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幅达35.5%,且投入方向更聚焦用户骑行中的核心痛点。不同于传统的单点技术突破,小牛电动选择与新能安、赛福制动等产业链头部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通过资源共享与技术共创,在电池安全、制动系统、智能交互三大领域实现协同突破。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牛电动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已进入“实用化”阶段。通过全面部署DeepSeek大模型,车辆可根据用户的骑行习惯自动优化动力输出曲线;与高德地图联合开发的动态安全预警系统,更是依托海量骑行数据,能提前预判路口拥堵、路面坑洼等风险,为用户推送个性化避障路线。这种“技术为骑行服务”的研发逻辑,让智能不再是噱头,而是切实提升用户体验的核心竞争力,也成为小牛电动吸引消费者、支撑业绩增长的关键抓手。

2025年小牛电动凭借产品创新、精准的市场策略以及持续的技术投入,成功实现业绩飙升。展望未来,随着新品持续放量,小牛电动有望延续增长态势,在全球两轮出行市场中创造更多辉煌,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