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秋意渐起,静宁县双岘镇团庄村的600亩矮化密植产业园里生机盎然。瑞雪、水红秦冠等新品种果树舒展枝叶,满树的苹果开始“染”上丰收的红色,树下防鼠钢丝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谁能想到,这片曾因果木老化、结果率低下而沉寂的老果园,经“四统一”标准改造后,果树成活率达98%,预计五年后亩均收益将实现翻番。

这生动的蝶变,正是静宁县以“产业带就业、品牌促振兴”战略激活乡村发展的缩影。作为“中国苹果之乡”,静宁正通过地理标志产品“静宁苹果”与“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的双向赋能,奏响乡村振兴的强劲乐章。

全链贯通,一颗苹果串起万岗就业

作为“中国苹果之乡”,静宁县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庞大的产业规模催生了全链条就业生态。

“咱们县的‘全链条就业生态’,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季节性用工市场活跃;二是长期岗位提质增效;三是全产业链就业扩容。”据静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翟文海介绍,截至2024年,全县从事果业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仅采摘季全县临时吸纳劳动力超1.2万人次,其中“静宁果农”创劳务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15.7%,从套袋工到专家讲师、网络主播、劳务经纪人、企业老板,果农的职业路径越来越宽。

这一串数字背后,是静宁将苹果产业优势转化为就业动能的深耕细作。据了解,静宁苹果产业已构建起“育苗-种植-加工-贮藏-销售-品牌”全链条闭环发展,全县培育产业链企业超160家,产业链条的扩容提质让就业岗位持续涌现。以‘静宁苹果’产业链重点项目——静宁苹果产地冷链物流园运营为例,自2024年10月投产使用后,吸纳200多名当地果农实现“家门口就业”。“分拣、搬运、冷链设备操作,简单培训就能上岗,每月收入稳定在4000元左右。”物流园劳务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岗位的吸引力。

此外,“静宁果农”技术人才的“外溢效应”也在凸显,不仅为周边地区乃至更广泛的苹果种植区域输送了专业的技术力量,还为当地创收提供了新路径。今年2月,由金牌果农王彦军带队的14人技术服务队奔赴平凉草峰塬苹果基地,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修剪整形工作,人均创收4000元。这是“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第12次技术输出。数据显示,静宁果农已在宁夏、陕西5等地托管果园12万亩,带动跨省就业5000余人。从田间地头到跨省服务,苹果产业成为静宁县劳务输转的“黄金通道”。

品牌赋能,从会种果体面就业

从传统种植模式向智慧农业转型,从绿色认证向有机标准升级,从产量优势向品牌强势跨越——静宁苹果的“三级跳”不仅让百万亩果园成为富民强县的“金果园”,更擦亮了“静宁果农”这张亮眼的劳务品牌名片。如今,这一品牌正通过人才培育、资源整合、技术输出多维发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品牌的核心是人才建设。静宁依托苹果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甘肃省人才培养基地的平台优势,累计开展矮化密植、绿色防控等技术培训200期,5万人次学习掌握新技术,评定农民技术职称1146人,培育金银铜牌果农300人。特别是当地强化标准化技术体系输出,让果农从“凭经验”转向“靠技术”,为“静宁果农”金字招牌打造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整合优势资源可谓“水到渠成”。当地实施“归雁经济”战略,吸引超2000名创业者返乡,带来了微生物菌剂生产、苹果脆片加工等延链项目,推动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增长达10.7%,其中高精尖岗位需求人数增加了20.5%。数字化服务更让品牌如虎添翼。2023年上线的“静宁果农”小程序,整合零工求职、企业招聘、技能培训、职称评定等服务功能,服务超10万人次,让果农动动手指就能对接市场需求和办理个人相关业务。如今,静宁果农的职业版图不断拓展,从传统果树工延伸到技术顾问、培训导师、电商博主、经纪人甚至企业高管,“新农人”的职业尊严感持续提升。

良性循环,产业与品牌共绘振兴图景

从双岘镇团庄村矮化密植果园的新枝吐绿,到冷链物流园分拣线上的忙碌身影,再到跨省技术服务队的千里驰援……“静宁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与“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正形成品牌双轮驱动,奏响“产业带就业、就业聚人才、人才反哺产业”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品牌赋能的实效清晰呈现。这些“土专家”“田秀才”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推动老果园改造成活率达98%,优果率从60%提升至80%。数字化工具让品牌触达更远。“静宁果农”小程序持续升级,新增“视频看园”预售、直播带货等功能,上半年带动线上销售苹果12.8万吨,销售额达11.63亿元。

在品牌影响力加持下,静宁苹果产业版图不断扩大拓展,通过“京津冀产业链招商大会”签约冷链物流等项目3个,签约金额6.5亿元;与国内外客商签订1.25亿元的出口订单,“静宁苹果”区域品牌价值达到175.16亿元。与此同时,“种植-加工-销售-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加速成型,双岘镇团庄村等示范园正规划苹果主题研学基地,让果园变景区、劳作变体验。

“让静宁果农成为幸福的农民,从事果业成为体面的的职业,农民工成为有职称的技工。”这是我们打造“静宁果农”的终极目标,翟文海表示,根据《静宁苹果产业链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意见》,当地将持续深化双品牌建设,力争2026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81亿元,苹果产业链上直接带动就业超4万人。

从黄土塬上的绽放到国际市场竞逐,静宁果农与静宁苹果的双品牌故事,正书写着“小苹果撬动大产业”的新篇,编绘产业与品牌共舞的振兴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