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园结籽连四海 ,丹心带货富乡邻
——访吐鲁番市递丽疆果业专业合作社吾买尔・热西提
火焰山的热浪尚未褪去,葡萄沟的藤蔓已缀满晶莹。56岁的吾买尔・热西提坐在斑驳的葡萄架下,指尖划过手机屏幕,将沙瓤西红柿的清甜与坎儿井的凉意,通过直播间传向千里之外。这位操着朴实乡音的维吾尔族大叔,曾用锄头丈量过土地的厚度,更用镜头拓宽了家乡的广度——从葡萄滞销时的愁眉不展,到订单纷至沓来的笑容舒展,从脚下的田间地头,到触手可及的云端市场。现在不妨让我们一起跟随这位新疆大叔的脚步,顺着这条连接乡土与世界的甜蜜纽带,一同来到数字时代的葡萄架下与哈密瓜园中吧!
葡萄架下的“转型者”
吐鲁番的葡萄甜了千年,却曾长久困于深巷。吾买尔・热西提祖祖辈辈以种植葡萄为生,果实的命运全系于商贩的收购价与游客的脚步中,价格时高时低,遇上行情不好时便可能滞销。这位后来被网友亲切称为“吾买尔大叔”的维吾尔族汉子,曾扛着锄头在地里忙活了大半辈子,从未想过自己会与镜头、网络扯上关系。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21年的夏季。特殊情况让往日喧闹的葡萄沟骤然寂静,客商和游客无法进入,自家堆积的葡萄像沉甸甸的心事压在心头。正当吾买尔愁眉不展时,于2019年7月创办欧佰电商的儿子欧佰都拉提出,城里人多喜欢通过视频和直播购买东西,吾买尔心里有些犹豫,觉得自己一个种地的不懂这些新鲜事物,但看着筐里渐渐失去鲜度的葡萄,最终只能硬着头皮站到了镜头前。
第一次录视频,他手心全是汗,话都说不利索。儿子在旁支招:“就当跟邻居唠嗑。”他才磕磕绊绊地开口:“大家好,我是吾买尔・热西提,带你们看新疆好吃的、好看的。”那条视频成了起点,后来他慢慢摸到了窍门:不用花哨话,实在说就行。
其实 2017 年他就试过拍摄短视频。镜头里是葡萄沟的晨雾、晾房里的葡萄干、家人围坐吃手抓饭的样子,偶尔也拍交河古城的残垣、坎儿井的清泉,那些带着土味的画面藏着吐鲁番的老故事。只是起初关注者寥寥,他也没太放在心上,只当是记录生活。
真正让他被记住的,是那份实在。有次直播讲新疆的好,网友们纷纷点赞,说他不只是在卖货,更在讲新疆的暖。渐渐地,他明白了:“不用想怎么吆喝,把真实的样子给大家看就行。”他拍过 “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的短视频,画面里各族邻里互帮互助的日常,收获了 82 万次点赞和两万多条评论,字里行间满是对民族团结的认同。从最初的犹豫忐忑,到后来的驾轻就熟,吾买尔慢慢地在葡萄架下找到了节奏。手机成了他的新“农具”,直播间成了他的新“田地”,一个农民与互联网的故事,在吐鲁番的阳光下慢慢铺展开来。
田间地头的“守门人”
吾买尔常说,种地要懂得取舍,要甜就得先舍。为了使葡萄的甜度达标,他带头把亩产从两吨降到一吨半,剪掉多余的枝条,让每颗果实都能充分地沐浴阳光。连哈密瓜也遵循着“一藤一瓜”的规矩,只求产品品质过硬。
这份对品质的执着,也被他搬进了直播间。葡萄架下的真实背景前,他热情爽朗的笑声里满是真诚。他会带着网友走进田间地头,看葡萄是如何从青转紫,看哈密瓜如何从开花到结果,连采摘、包装、发货的全过程都一一展示,还顺带科普吐鲁番葡萄的品种和甜度。有时,他会和儿媳妇一起演示当地的美食做法,或是走街串巷介绍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把吐鲁番的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这些孕育好水果的自然条件,都融进了平实的讲解里。
这份实在,成了他最打动人的名片。有辽宁的网友看了直播,专门自驾来到葡萄沟,说就是想亲眼看看这个实在人种出的好果子;还有人一次次地回购,去年买了哈密瓜,今年又来下单,说忘不了那口清甜。就连他带着家人去内地时,兰州、陕西、重庆等地的粉丝见了他都格外亲切,老远就喊“新疆卖瓜的大叔”,拉着他合影,热情地邀他去家里做客。这些温暖的瞬间,让他更加确信,直播带货不只是卖货,更是用真诚架起一座桥梁。
吾买尔心里清楚,农民最大的优势就是真实。他不懂什么营销技巧,只知道把好东西实实在在地展示出来。如今,他每天仍在葡萄架下直播,看着屏幕上滚动的订单,想着周边乡亲们因为稳定的销路而舒展的眉头,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那些曾经跟着他学习的农户,不少也开始尝试拍视频、做直播,他们共同守护的品质,正让越来越多人尝到吐鲁番的甜。
乡村振兴的“摆渡人”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吾买尔通过儿子的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初见成效,周边农户也纷纷想参与进来。他总是热情地提供帮助,2020年9月,顺势成立了合作社。初期规模很小,每天仅有几个订单,他常常自己打包到深夜,灯光照着院里的葡萄干,像没卖出去的心事。
发展过程中困难也不少。资金总是捉襟见肘,有时为收购农户的水果不得不贷款周转;盛夏的吐鲁番酷热难耐,装箱工人中暑晕倒的情况时有发生,他只能亲自顶上,劳累时也曾有过垂头丧气的时刻。更大的挑战是说服乡亲们——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户缺乏对互联网销售模式的了解,对其可靠性存有疑虑。面对这些,他没有过多辩解,只是坚持在卖货后将钱款及时送到农户手中。一来二去,观望的人慢慢地凑了过来,“跟着吾买尔干”,成了乡亲们心照不宣的默契,合作社也逐步吸纳了更多成员。电商平台的助力,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更带动了周边乡亲们的销售热情,让大家能更放心地种植,收入也随之提升。
合作社像一株慢慢扎根的葡萄藤,渐渐地把周边农户聚拢起来。从最初的几户亲戚参与,到如今八十多户农户加入,大多种着葡萄和哈密瓜。吾买尔知道农户的难处,谁家育苗时缺资金,他都想法子帮忙凑;谁家劳动力不够,他就带着合作社的人去搭把手。大家跟着他学统一的种植方法,剪枝、施肥都按规矩来,虽然葡萄亩产从两吨减到了一吨半,收入却比以前高了两到四成。有种植户算过账,以前坐等商贩收购,价格被压得低还不稳定,现在通过合作社卖到全国各地,价格稳了,销量也上去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儿子欧佰都拉的欧佰电商,成了合作社最坚实的后盾。公司里六十名年轻人各有分工,十二个主播轮着上播,吾买尔是镜头前最亮眼的一个,却从不管后台那些复杂的运营,田间地头的种植指导、直播间里的真诚推介,才是他的主场。年轻人负责运营、售后和物流,把他的朴实和真诚通过网络传得更远。为了保证水果能新鲜送到网友手里,他们试过空运,后来随着销量增加,慢慢地改用更实惠的冷链陆运,哪怕成本高些,也得让大家尝到吐鲁番水果的最佳口感。公司还建了乡级快递站、新疆特产体验店,线上线下一起使劲,抖音、快手、淘宝上都能看到吐鲁番水果的影子。每到年底的销售高峰,打单员都忙得抬不起头,运营团队全员上阵,2025年春节前,单日销量硬生生地冲破了一万单,空气里都飘着忙碌的甜香。
这五年的变化,如葡萄藤上的新叶般日渐舒展。从吾买尔一个人摸索,到间接带动两百多人投身自媒体、四五百人实现就业,成长轨迹清晰可见。“递丽江果业”作为合作社的共有品牌,名气愈发响亮,它象征着对品质与售后的坚实保障。这份承诺化作看得见的成果:有客户一次性订购六十箱哈密瓜用于馈赠,坦言箱子里装的不仅是水果,更是新疆独有的风味。
丝路明珠的“代言人”
吾买尔的直播间里,葡萄干的甜香总与葡萄沟的风光交织在一起。他会指着远处的火焰山,讲起那些流传千年的传说,也会带着网友走进农家大院,看老人织艾德莱斯绸,听孩子们唱着清脆的民歌。这些带着生活气息的画面,渐渐地成了吐鲁番鲜活的文旅名片。五年来,他拍了三百多部短视频,从“吐鲁番人的大院”到 “村里的坎儿井”,一条条带着泥土温度的内容,总能收获几十万点赞。
凭借这份对家乡的热忱,他成了 “吐鲁番市文化旅游宣传大使”,还摘得了“高昌区劳动模范”“乡村振兴带头人”等荣誉。对吾买尔来说,这些荣誉远不及农户们鼓起来的钱袋,也不及粉丝千里迢迢前来葡萄沟“打卡”时的热情。有次去内地,陌生路人笑着喊出“卖哈密瓜的大叔”,说给家里人买过他的水果,那份被记住的温暖,比任何奖状都更让他踏实。他总说,自己肩上扛着的不只是销售农产品的担子,更有让更多人了解吐鲁番的责任。如今,他仍在不遗余力地参与旅游推介、家乡宣讲,镜头里的每一处风光、每一样美食,都藏着让家乡被看见的期待。
谈及未来三到五年的打算,吾买尔眼里闪着光。合作社要从卖家乡特产,慢慢地变成全国优质农产品的展示平台——四川的石榴、陕西的西梅,这些已经通过他的直播间走向全国的果子,只是一个开始。他想做的,是让更多像吐鲁番葡萄一样的优质农产品,都能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被看见、被喜欢。这背后,是更严的品控、更广的联结,也是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的热忱。这位葡萄架下的“摆渡人”,常常望着远处连片的果园,这些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智慧,遇上互联网的翅膀,让千年丝路的甜蜜有了新的注脚。同时,吾买尔愿用最真诚的坚守证明:当乡土的厚重遇上数字的轻盈,每一颗果实都能抵达远方,每一份初心都能生长出希望。而吐鲁番的甜,正顺着云端,飘向更多人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