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深耕沃土  ,以酵素焕新农耕

——访新兴县耕田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盘少杰

 

 

当“有机”“绿色”成为餐桌上的热切呼唤,当消费者为一口安心粮辗转于市集货架,在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的广袤田野间,一位匠人正用十年如一日的躬身坚守,将酵素与泥土共舞的生命诗篇,细细地浇灌进每一粒饱满的谷物之中。他就是新兴县耕田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盘少杰。从散落田埂的零星耕作,到引领一方酵素农业的燎原之势;从单一作物的默默耕耘,到“种植+加工+销售”全链贯通的匠心布局,他始终以“匠心”为犁,深掘土地的潜能;以“诚信”为种,播撒健康的未来,在生态农业的沃土上,犁出了一条独具风骨的希望之路。

 

以模式破局  立产业根基

盘少杰与土地之间的深厚情缘,根植于家庭农场的袅袅炊烟与泥土芬芳之中。在2016年正式创立新兴县耕田翁农业有限公司之前,他早已在田埂间浸染了多年,积累下了丰富的农耕体悟。彼时的种植规模虽小,更像是一场精耕细作的“小而美”实验场。正是这段躬身田亩的岁月,让他深切地触摸到传统农业的切肤之痛: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力与脆弱,农产品深陷同质化的价格泥潭,以及市场与田间之间那道难以逾越的信息鸿沟…… 这些痛点,如同深埋地下的种子,最终破土而出,成为了他矢志“开辟一条不一样农业道路”的原点。

2016年11月,承载着变革决心的耕田翁农业正式扬帆起航,注册资金100万元,扎根于新兴县天堂镇沙湾铺。从家庭作坊迈向企业化运营,盘少杰的第一步便是落子于破局—— 要打破传统农业“小、散、弱”的困局,而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是必由之路。他锐意创新,提出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联动模式。这绝非简单的模式套用,而是源于他对乡土现实的深刻洞察:农户普遍面临技术匮乏、市场无门、资金短缺的困境,而企业,正可成为弥合这些断层的坚实桥梁。

在这一模式中,耕田翁农业担当着“核心引擎”与“领航雁”的双重角色:统一提供优质种子与独家酵素肥料,统一进行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统一制定严格的采收品质标准,并最终以保底价敞开收购农户的收成。这不仅彻底解除了农户“丰产不丰收”“种易卖难”的后顾之忧,更从源头上牢牢地锁定了农产品的卓越品质。对于精准扶贫对象,公司更是额外关怀,提供专项资金扶持与点对点技术帮扶。六年深耕,成效斐然: 合作社帮扶规模稳步壮大,越来越多的乡亲,循着盘少杰“酵素田”散发的健康之光,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甘甜果实。

 

盘少杰深谙:农业的持久生命力,根植于市场的深度认可;而赢得市场的金钥匙,在于对品质与价值的精妙平衡。他常将“质量赢得市场,诚信铸就品牌”挂在嘴边,更将其熔铸于企业发展的每一寸血脉之中。为了让每一粒米都经得起最严苛的审视,他积极推动公司申请绿色产品认证,并稳步迈向更严苛的有机认证标准;为了让种植技术插上科学的翅膀,他主动链接高端科研资源——在政府桥梁的作用下,佛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成为了基地常客,从种子优选到土壤改良,科学的智慧持续注入每一处生产环节。

这份对产品品质近乎偏执的坚守,如同无声的宣言,为耕田翁的产品悄然积累下沉甸甸的口碑。迥异于追逐“流量爆款”的喧嚣,盘少杰更珍视“熟客经济”的静水深流。他笃信:“一个回头客,胜过十个新客户的价值。” 如今,尽管公司的批发体量并非行业巨头,但老客户的忠诚度与复购率却始终高企。这份弥足珍贵的信任背后,凝结的正是从田间播种到终端包装的每一处细节,以及那份不曾言说却无处不在的赤诚匠心。

凭技术革新  启生态新篇

步入耕田翁农业的基地,率先攫取目光的,并非连绵的稻浪,而是静置于角落的一排排敦实的发酵罐——这里封存着盘少杰引以为傲的“秘密武器”:“巴中富酵素”。这款由他亲率团队呕心沥血研发的核心肥料,不仅是耕田翁区别于传统种植的科技利刃,更是其“匠心”精神凝练的物化结晶。

农用酵素虽非全新的概念,但要锻造出既能彻底替代化肥、又能显著提升作物内在品质的精品,则需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淬炼。盘少杰的研发初心,源于对传统化肥的深切忧虑:“化肥能堆高产量,却让粮食失了‘魂’——味道寡淡,更可怕的是,它正悄然扼杀大地的生机,让土壤板结成‘铁板’一块。”他坚信,真正的好肥料,应是为土壤量身定制的“全营养餐”,既要供给丰沛的养分,更要肩负起修复生态、唤醒地力的神圣使命。历经寒暑不辍的探索,他最终锁定了黄金配方:以营养丰富的紫米糠为基质,融入激发活力的红糖,辅以深山中野果破碎发酵的天然培养液,在精密控温的陶缸中,历经时光的酝酿与转化。

 

“巴中富酵素”的神奇魔力,核心在于其对土壤的“唤醒”与“疗愈”之功。传统化肥犹如粗暴的掠夺者,无情地剿杀土壤微生物群落;而酵素中蕴藏的亿万益生菌群,则是大地复苏的“生命火种”:它能有效改善土壤板结,显著提升土壤的透气性与保水性,稳步增加其有机质含量,甚至能降低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在耕田翁的紫米基地,权威的土壤检测报告清晰地印证了酵素的力量:连续施用数年后,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显著跃升——这直接打通了作物高效吸收养分的“黄金通道”,为丰收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酵素的应用,贯穿了作物生长的全周期。以主打产品紫米为例,从育秧到收割,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 “酵素标准”:秧田整理时,每亩要用1:1000的酵素水“罐田”,再施上250斤草木灰与50斤腐熟花生麸做底肥;待秧苗长到3~4片叶时,要再淋一次1:1000的酵素水;移植大田后,基肥是30公斤花生麸混合1公斤的精制酵素,中耕时用1:1000的酵素水灌溉,中后期还要用25公斤精制酵素稀释500倍后叶面喷施。这套流程看似复杂,却是盘少杰团队经过无数次调整定下的“黄金标准”。

效果是最有力的证明。广州市食品检验所2017年的检测报告显示,耕田翁紫米每100克含能量1488千焦、蛋白质7.5克、镁140毫克,还富含硒(12.7 微克)、锌(1.70 毫克)等微量元素,其中镁的营养素参考值达到了47%,远高于普通谷物。更难得的是,紫米中钠含量为0,这意味着种植过程中几乎没有使用化学添加剂。这些数据的背后,是酵素种植对“安全”与“营养”的双重守护。

盘少杰算过一笔账:使用酵素肥料后,化肥成本降低了30%,但产量却提升了15%,更重要的是,产品的收购价能提高了20%以上。“不是酵素多贵,而是它让土地更‘值钱’了。” 他常对农户这样说。如今,酵素技术不仅用在紫米种植上,还推广到了黑豆、小红豆、何首乌等作物上,甚至连基地的杂草都用酵素除草液处理,真正地实现了 “零化学干预”。

用责任担当  连城乡民心

步入耕田翁农业的展厅,货架上的产品不求繁复,却样样透着精雕细琢的诚意:素雅包装的紫米透着质朴,陶坛封藏的紫米酒沉淀着时光,科学配比的五谷套餐凝聚着智慧…… 这些产品,正是盘少杰“从土地到餐桌”理念的鲜活注脚,每一款产品的背后,都深植着他对“健康真味”的执着求索与对“产业责任”的无声诠释。

紫米,无疑是展厅的“镇店之宝”。这款由公司潜心选育的良种,不仅口感软糯醇香,更因富含天然花青素而呈现出深邃的紫色——花青素作为强效抗氧化剂,能有效抵御自由基的侵害,这正是盘少杰矢志培育紫米的初心。为了守护这份纯净的健康,基地始终坚守古法种植:除草必用人工,杜绝除草剂;灌溉只取深山的源头活水,远离工业的侵扰;收割后历经三道严苛筛选,唯留饱满精华的产品。老客户由衷地赞叹:“用耕田翁紫米熬粥,凉透了依然软糯不‘回生’,这就是记忆深处最踏实的米香!”

紫米酒则是盘少杰“物尽其用”理念的生动体现。他发现,部分未能达到精品标准的紫米,虽不宜直接上市,却是酿酒的绝佳胚芽。这些酒液在陶坛中静默窖藏十年光阴,不添一丝防腐剂,纯粹依靠时光的魔力,将粮食精华淬炼成醇厚的芬芳。“好酒是等出来的,如同好粮是天地人共育的杰作。” 他常对酿酒师傅如是说。如今,这凝聚着时光与匠心的紫米酒,已成为当地最具诚意的伴手礼,吸引着懂行的客人慕名寻味。

瞄准现代人的健康诉求,盘少杰匠心独运推出了“紫米五谷养生套餐”(内含紫米800克、黑豆400克、小红豆400克、何首乌80克、甘草100克)。这套组合绝非随意拼凑,而是深谙中医“药食同源”理念的精髓,既可作日常滋养主食,又能实现温和的身体调理。包装上,他执意印上生产单位与个人联系方式,“有问题,随时找我!”——这简短的六个字,是他掷地有声的品质承诺。

更具创新性的是“星期六”茶叶。这款以野生驯化植物为原料的产品,原本是一味中药材,盘少杰发现它对血管健康有益,尤其是对降血糖、血压、血栓有辅助作用,便尝试将其制成茶叶。从野生植株驯化到人工种植,再到杀青、揉捻、烘干的工艺优化,他前后试验了 20多次才定下最终的方案。“不是所有药材都能当茶喝,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他要求团队对每一批茶叶都进行农残检测,合格后才允许进入市场。

销售采取“线上线下一体,体验为王”的策略。线下,公司精选社区开设体验店,并建立深度互动的业主社群,实时分享种植实况与健康食谱;线上,优选佛山电台等可信平台合作“一件代发”,谨慎尝试抖音直播。盘少杰不屑于追逐“网红效应”,更笃信“真实的力量”——他常年开放基地,热情地邀请客户亲临,亲眼见证酵素的奇妙发酵,亲身体验作物的自然生长。“亲眼所见,方能吃得心安。”

于盘少杰而言,农业远不止是生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乡土使命。公司携手云浮市食药监局、财政局,深度参与精准扶贫,通过“订单农业”锁定收益,让农户劳有所得,心有所安。“农业非一企之事,乃一方水土之业!” 他的话语,道出了共同发展的格局。如今,耕田翁的根已从民居深扎进现代化产业园,规模壮大了,盘少杰骨子里的“泥土气”却丝毫未减。每日清晨,他必躬身田畴,细察秧苗的长势,深嗅酵素的气息,手捻土壤的墒情。面对“都当老板了,何必亲力亲为?”的疑问,他总是抚摸着温润的泥土,含笑回应:“土地不骗人,你对它用心,它才会对你尽心。”

从2016年破土到2025年深耕,近十载春秋,盘少杰以酵素为笔,重绘土地生机;以诚信为基,筑牢市场信任;以责任为桥,联通城乡福祉。他的故事或许没有跌宕起伏的传奇,却在春耕秋收的轮回里,无声地诠释着“匠心”的至纯境界——并非苛求虚无的完美,而是以大地般的坚韧,信守最初的誓言:让健康粮香飘进千家万户,让耕耘者因沃土而获得尊严,让每一寸田地因善待而永续丰饶。而这,便是盘少杰与耕田翁的 “酵耕之道”,亦是中国生态农业砥砺前行的温暖而坚实的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