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丹青写春秋 ,传世薪火映人间

——访若鸣集团·画画森林品牌创始人陈宝昆

 

陈宝昆,笔名“小宝气”,1998年生于贵州习水,成长于重庆潼南,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系,是川美若鸣京昆戏曲社创始人、若鸣集团创始人,掌舵旗下品牌“画画森林”。他坚定地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秉持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信念,将美术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带领着团队通过艺术定制、跨境电商等创新的新商业形式,让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焕发新生。在他的引领下,“画画森林”品牌以笔墨随时代、匠心续传承的精神,让千年文脉在当代浪潮中扬起新的风帆,驶向那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星辰大海。

 

以韧笔破茧  墨华生新境

当国潮之风掠过中华大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成为了时代叩问;Z世代昂首立于潮头,“年轻脉搏”与“古老根脉”的激荡,正孕育着全新的文化生态。于此洪流之中,陈宝昆的故事,如同一粒深埋尘埃的种子——以困厄为壤,以热爱为光,于无声处积蓄力量,终破土而出,长成一座贯通古今的文化桥梁。

回顾陈宝昆的成长经历,始终与“匮乏”和“突围”相伴。童年的陈宝昆家境贫寒,父母的微薄收入需支撑一家六口的生活,还要偿还债务。奶奶凌晨五点出门做清洁工,爷爷重病缠身,所以陈宝昆“连学费都需要四处筹措”,在这样的日子里,“艺术”是奢侈品,却也成了他偷偷藏在心底的光。幸运的是,他在即将辍学之际,他的第二位贵人王琳老师给予了帮助,为他代交了集训复读的学费、住宿、生活等费用,同时为陈宝昆提供了积攒学费的第一份兼职——代课,最后陈宝昆在大学期间没有花家里一分钱,同时还承担了家庭、团队以及自己的全部开销,且持续帮助家里偿还贷款,那几年,他做了几乎我们能想到的所有兼职,一天最多的时候同时在做十几件事,几乎是用命去拼,去搏的。就这样的忙碌状态,他却还做到了文化课专业课第一、绩点综测第一,最后还成为了全校第一。主要因为他一直对自己有着高标准、严要求,并怀着“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

陈宝昆的祖母爱听戏,戏台上水袖翻飞、唱腔婉转,成了他最早的文化启蒙。“那时不懂什么是国粹,只觉得那抹艳丽的红、灵动的身段,像暗夜里的星。”他后来回忆道。再加上2012年李玉刚老师上春晚,陈宝昆受李玉刚老师的个人经历感动而热泪盈眶,他立志将李玉刚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深受其“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影响,他怀着这份对文化的执念,在大学绽放成燎原之势。2018年,四川美术学院尚无戏曲社团,陈宝昆联合一群爱好者,先做了半年“地下组织”,偷偷排练、展演,直到大二才正式成立“川美若鸣京昆戏曲社”。他带领着社员将昆曲《牡丹亭》搬上校园的舞台,用美术设计革新戏曲服饰,融合五音韵律与五色图谱,让年轻学子看见“传统不是老古董、是流动的美”。社团很快便从几人发展到近400人,且连续三年排名川美全校第一,获评“明星社团”,并入围全国高校百强社团,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道。在这里,他首次践行“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理念——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用年轻人熟悉的语言重构传统。

创业的种子,正式在社团的土壤里悄然萌发。起初,他想通过“戏曲+美术”开发美育课程,以及非遗文创产品,却屡屡碰壁:缺乏量产教具的资金,没有打开市场的渠道,团队一度因入不敷出而解散。“最绝望时,连自己都养不活,却还想着怎么把传统文化做下去。”他说,在此之际,他的第三位贵人魏欣老师为他正式走向创业道路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转机出现在2023年,他与合伙人抓住短视频的红利,通过向重庆市政府申请30万的创业担保贷款,将重心转向了艺术绘画定制——这便是“画画森林”的起点。起初,团队仅有一名兼职画师,在抖音发布绘画定制视频。没流量,就钻研算法;没订单,就挨个私信潜在客户;产品粗糙,就请川美赵卫东等多位教授把关。可创业之路并非坦途,曾花了一年时间从零到一打造的网红模特画师却带着200多万粉丝跳槽单干,少了前端的流量,公司几近垮塌;资金链几近崩断之际,为改变公司现状,在陈宝昆的第四位贵人刘清云兄弟的帮助下建议其拓展第二曲线,进入跨境电商,此次决策为若鸣集团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

在若鸣的发展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是李玉刚老师伸来了援手——这位他自幼仰望的艺术家,也算是陈宝昆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不仅挥毫题赠墨宝:“川美若鸣京昆戏曲社展翅高飞!一路奔跑,一路收获!谢谢你们每一位的用心!感动了!”,更以灼灼之言相励:“传统需新声,青年既敢闯,何惧路崎岖?” 此言如定海神针般,让他信念弥坚:以商业为舟,以文化为帆,帆正,则舟行万里不迷航。

凭借着坚韧的信念,从尘埃里长出的文化新芽终于在陈宝昆的悉心浇灌中成长壮大。如今,“画画森林”已从“一个账号、一个画师”,成长为拥有全平台300+账号矩阵、近400万粉丝的团队。陈宝昆带领团队将戏曲美学凝练为可定制的艺术产品:非遗琉璃画中的刀马旦、老照片修复后着旗袍的祖母肖像、山水画里隐现的戏台楼阁,让文化以工业化定制形态飞入寻常百姓家。“比起数字,更珍贵的是那些被我们镌刻下来的瞬间——老人看到修复的结婚照落泪,海外华人收到油画时说‘想家了’,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成绩单,也是传统文化最动人的当代表达。”他坚定道。

以寸心雕梦  卷上驻春温

在“画画森林”的工作室内,画师们正埋头创作:有人用彩铅细细地勾勒婴儿的睫毛,有人将非遗琉璃工艺融入油画之中,还有人对着老照片斑驳的痕迹,用数字技术一点点地“还原”岁月。这里没有流水线的冰冷,只有“慢工出细活”的专注——这正是“画画森林”的品牌底色:以匠心为笔,以文化为墨,让每一件定制作品都成为有温度的“时光容器”。而这容器里,盛满了陈宝昆对“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注解。

作为若鸣集团旗下的核心品牌,“画画森林”的特色,首在“文化为魂”。它不只做“定制画”,更做“有文化的定制”。浏览其产品列表,从彩铅肖像到油画创作,从老照片修复到非遗琉璃画,每一类都浸润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名字画中蕴含着书法笔意,山水画融入了“留白”意境,连包装都采用剪纸纹样。“我们想让客户拿到的不只是一件商品,更是一份能触摸到的文化记忆。”陈宝昆阐述道。这种理念,源自他大学时的实践——当年戏曲社的演出服,便是他用美术专业知识改良的,既保留水袖、盘扣等古典元素,又选用现代面料,让年轻人穿着舒适。

这种文化基因,植根于团队的“专业底气”。25人的全职团队中,10名成员来自四川美术学院,其中包括2017、2018年重庆市美术联考状元、四川美术学院全额奖学金的全校第一,以及中国画专业全院第一的佼佼者;更有毕业于世界顶尖的列宾美术学院的画师坐镇。兼职画师超100人,多为川美校友,以及超50位的代理合伙人,另由美院教授组成的顾问团,从构图到色彩,层层把关。“有客户要做一幅‘敦煌飞天’主题的油画,我们请了研究壁画的老师指导,光配色就试了23种。”陈宝昆说,“传统不是想当然,得有专业支撑,才能让当代人信服。”

在传播层面,“画画森林”深谙“传统要潮着说”。由拥有7年抖音运营经验的联合创始人带队,300+账号矩阵在抖音、视频号、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多点开花”:一条“用油画还原爷爷奶奶的结婚照”的视频,流量破千万,评论区满是“想给爸妈订一幅”的呼声;非遗琉璃画的制作过程被拍成短视频,让网友惊叹“原来传统工艺能这么美”。这些内容不只是“卖货”,更是“种草”文化——有人因看了视频开始了解彩铅技法;有人被老照片修复的故事所打动,主动探寻家族历史。这恰是陈宝昆追求的“润物无声”:“让文化不再只是说教,是藏在生活里的惊喜。”

其产品优势更体现在“定制的深度”。不同于流水线生产,“画画森林”的每个订单都遵循“沟通—设计—创作—调整—交付”五步流程。“我们励志做创作精美礼物的惊喜官,为客户刻画他们的美好瞬间,将赋予文化价值的艺术定制产品交给客户,决不让粗糙的礼物交到客户手上。用美术再现传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铸魂!”陈宝昆说到。曾有客户希望将父母的黑白婚纱照改成油画,并要求背景加入家乡的老槐树。团队先查阅资料还原槐树的形态,再用暖色调调和岁月感,最终成品令客户哽咽:“我爸妈说,这比当年的照片还像他们。”陈宝昆感慨道:“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哪怕隔着国界,老槐树、旧时光里的温度,总能被读懂。”

以帆济沧海  薪传照千山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卖画,是建一座桥——一头连着中国的传统美学,一头连着世界的多元需求。”陈宝昆道。目前,“画画森林”正以“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线上,300+账号矩阵持续获客,月销售额稳定在50万以上;线下,首座“画画森林文化体验馆”已在重庆某景区落地,不仅展示定制作品,还设有“非遗体验区”,形成体验的中心、社交的平台、直播的基地、融招的道场,供游客亲手尝试速写、彩铅、琉璃画等产品的制作。接下来,他们计划在全国景区铺开线下店,“让游客带走的不仅是纪念品,更是能讲出故事的文化符号”。这一规划,延续了他大学时“戏曲进社区”的思路:文化不该锁在博物馆,而是要走进街头巷尾。

 

在陈宝昆的规划中,以“画画森林”品牌为核心的国内景区的线下体验馆、跨境电商的全球物流网、与若鸣华服品牌的联名计划将构成一幅清晰的“文化生态蓝图”。这背后,既是企业的发展雄心,更是他对“全球文化生态产业领先赋能平台”的践行——让传统文化不止于“表达”,更“赋能”生活。同时,品牌还将全国性的招商加盟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们不只是加盟商的品牌赋能方,更是输出整套‘文化生意经’的领航者;如何用短视频讲好定制故事,如何将当地文化融入作品之中,我们都会一对一、手把手地教,因此我们才专门成立了‘若鸣商学院’为他们赋能,因为我们深知‘只招商不养商,最后一起受伤’。”

回望创业路,陈宝昆最珍视的仍是初心。办公室墙上挂着著名书法家的赠言:“文化传承非孤勇,万人拾柴照苍穹”。如今,品牌的愿景早已超越了“赚钱”二字——他们希望通过跨境电商,让中国文化定制艺术走进全球家庭;想通过线下体验馆,让景区不只卖门票,更卖文化;想通过招商加盟,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传播中来。“就像‘一带一路’,我们也想铺就一条‘文化路’,把老祖宗的智慧,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传播出去。”陈宝昆说,“这不是口号,是我们每天画的每一笔、接的每一个订单里藏着的初心。”

从困顿少年到文化征途的燃灯者,从方寸戏台到无界生态的构建人,陈宝昆的故事,是一颗平凡心灵对文化长河的深情朝圣。“画画森林”的每一幅画卷,都不只是技艺的结晶,更是他践行“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坚定足迹,是光阴长河中以丹青点亮的不朽航标。前路迢迢,然诚如他所言:“荆棘丛生处,方向既明,步步皆成风景。”当越来越多的青年如他一般,怀揣着滚烫热爱与不渝匠心,促成古老智慧与摩登时代的深刻对话,激荡华夏精魂与寰宇万象的壮阔和鸣,那幅名为“文化强国”的盛世长卷,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华彩。而陈宝昆与他笔耕不辍的“画画森林”,终将成为这幅历史画卷上,浓墨重彩、不可磨灭的惊鸿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