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坝州的山水之间,流淌着一门古老而璀璨的指尖艺术——嘉绒传统唐卡。唐卡,也叫唐嘠,系藏文音译,是矿物颜料在画布上绘制的卷轴画,承载着嘉绒藏族独特的文化血脉、虔诚的信仰表达与令人惊叹的审美智慧。而马尔康由于文化底蕴丰厚,被称为“嘉绒唐卡之乡”。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嘉绒唐卡以匠心独运的构图闻名。构图以中心为主,分上、中、下三部分。画师们精妙地利用每一寸空间,山石、祥云、树木既是故事的天然分隔,又构成引人入胜的风景,在有限的画幅里创造出无限深远的意境。当你凝神于那些姿态万千、神情灵动的人物时,仿佛能步入那恢弘的叙事现场。

以心传心,以彩为魂:

嘉绒唐卡之美,源于对极致工艺的坚守。唐卡的绘制要求十分严苛,嘉绒传统唐卡在制作画布时,采用一种特殊的泥土,当地人称之为“比曼”,和骨胶调制好以后均匀地涂抹在绷紧的画布上。画布晾干打磨好后即可开始构图起稿、炭笔淡墨勾勒、渲染、平涂、勾线、描金(铁线描、高古游丝描、柳叶描、行云流水描等传统手法)、开眼等一整套工艺流程。一幅唐卡,需要绘制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在时间与匠心的沉淀中,艺术成为了永恒。

 

生生不息,指尖传承:

这门古老艺术在嘉绒大地焕发新生机。当地传承人怀着对唐卡的无限热忱,于2020年创办嘉绒佤唐卡非遗工作室。他们不仅潜心创作,更致力于守护这门技艺的未来:他们广邀其他传承人共同挖掘文化精髓;长期开设免费公益教学,薪火相传;积极参与行业交流与高级研修班,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宽视野。

 

在八月“马尔康嘉绒锅庄民俗传统系列活动”的马尔康嘉绒美食节,我们在非遗展位即可邂逅千年华彩,聆听州级传承人讲述唐卡背后的文化密码与绘制心诀,亲眼目睹工作室匠心打造的嘉绒唐卡原作,初探这门神圣艺术的制作奥秘。

嘉绒唐卡,是绘在卷轴上的信仰史诗,是流淌在指尖的文化血脉。它静候您的目光,来解读方寸间的万千气象,触摸那穿越时空的匠心温度与文化回响。